來源:第一財經 | 0評論 | 4580查看 | 2018-05-31 10:24:19
借助于環保技術方面的標準和成就,德國正試圖在循環經濟和清潔能源方面掀起新一輪綠色革命。
德國是世界上對環境污染治理最早且成績顯著的國家之一,其對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汽車回收等方面的設備及技術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如今又加大投入,開始在能源轉型和塑料回收等方面發力。
德國政府近日宣布,計劃在2018年及之后幾年大幅增加環保預算支出。與上一年相比,2018年的環保預算支出額將增加3.71億歐元,增幅達到23%。
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預計在未來五年中,德國環保技術領域的投資將持續增加,直至2020年。2016年環保技術市場占德國GDP的15%,預計到2025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19%。循環經濟和可持續水處理行業預計將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1100億歐元的市場總量。
少即是多:循環經濟的發展
德國在全球循環經濟領域中處于領先地位,這既基于其具有前瞻性的廢物管理立法,同時也基于循環經濟理念滲透在企業、公民的生產和日常生活各個領域。
在參加5月14日至19日在慕尼黑舉行的國際環保技術博覽會(IFAT)上,以及此后在德國一些工廠、園區、車間和港口碼頭等地的考察中,記者能深刻感受到,循環經濟政策的持續執行,已經令德國國民意識到廢物分類和循環利用的重要性。
據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融資金融專家Michael Schnabel在IFAT分論壇“少即是多:德國的循環經濟”研討會上的介紹,德國在全球循環經濟市場處于領先地位,不僅是市場份額,技術出口也是領先的,循環經濟市場出口占全球17%,市場還在不斷增長,年復合增長達7.3%。
此外,在德國工業使用的非能源類原材料中,已有14%是由廢物提供的。目前共有20萬從業人員就職于6000家公司,年銷售額達到700億歐元,在整個經濟中占有非常高的比例。
盡管如此,德國政府仍然認為還有空間來減少對初級原料的使用,從而進一步減少由此引發的對環境的影響。
在“塑料的反思、減少與再利用”討論會上,德國聯邦環境部長斯文雅·舒爾策說,我們應該避免使用塑料和不必要的浪費。未來,我們要節約資源,讓經濟增長跟原材料消費脫鉤。
為了減少塑料的使用,或者增加塑料垃圾的可回收,政府出臺了一些政策和回收再利用的支持措施。比如塑料瓶回收押金制度、對相關科研項目的資金贊助、對循環經濟公司的貸款優惠等。
為了保證能盡快回收塑料瓶,政府在民眾購買水或者飲料時,提前征收0.25歐元的塑料瓶押金,等消費者喝完飲料并將塑料瓶丟進回收機器之后,就可以得到之前支付的押金。在很多大型超市,都設有專門的機器回收這些塑料瓶,這就避免了重新生產這些塑料瓶的過程。
為了促進循環經濟,德國政府在金融方面也有一些支持政策。如果這個項目對環境是積極的,對資源是有效利用,能減少廢料產生和有利于氣候保護,政府就會給這些商業活動提供各種公共融資工具,包括補貼、貸款、擔保、股權融資、夾層資本等。2017年,此類項目平均每個補貼134萬歐元。
DRB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丹麥公司,主要業務是回收屋頂的油氈,在油氈如何回收用于瀝青混凝土制造方面,擁有很多專利。其首席營運官Axel Sievers舉了一個例子,對于他們這樣一家公司來說,因為符合德國支持循環經濟的政策,假如在德國要開展一個項目,需要200萬歐元投資,那么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將提供45%的貸款,還將獲得30%的政府擔保貸款,自有資金只需要25%。
清潔能源轉型
跟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的是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德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占比達29%,德國的目標是到2050年,80%的用電來自可再生能源。
薩克森-安哈特州是德國能源轉型的先鋒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在總發電量中占比51%。在這里,到處可以看到風力、太陽能和生物質發電的使用和工廠。
馬格德堡市生物質熱處理發電廠是一家以廢舊木材為原料的發電廠,每天可以為4000家住戶提供電量,為6000戶人家供暖,據其負責人Thomas Piesche介紹,雖然他們的發電成本遠遠高于傳統發電模式,但政府會以高于市場6倍的價格收購他們的電量,以支持他們這種原材料循環使用的發電模式。
馬格德堡的漢瑟碼頭被稱為綠色港口,從2011年開始,整個港口的項目都以風力發電設施為技術,幾乎所有動力都是通過綠色能源來實現。如果有大型集裝箱船停靠港口,一般是通過柴油發電,不可避免會造成對水質的污染,但在這里,是通過港口內部的風力發電來供給,給來往的船舶免費充電。港口內部的電力系統,混合電力火車,都是通過清潔能源來供電。這雖然增加了很多成本,但德國政府認為,漢瑟綠色港口項目應該是德國所有港口的榜樣。
近年來,德國可再生能源生產不斷增加。去年夏天,德國通過三部關于可再生能源的新法,德國能源署首席執行官安德里亞斯·庫曼認為,這將催生巨大商機。
這三部重要的能源法包括《能源轉型數字化法案》、《2017年可再生能源法案》和《電力市場法案》。德國已制定目標,將于2022年之前逐步退出核能。近年來,德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尤其是風電場和太陽能電站發展顯著。
瑞士軟件公司Enersis首席執行官克里斯提娜·伍特納預計德國能源政策轉型將掀起一場革命,徹底改變電力生產、配送和消費模式。為抓住改革契機,該公司去年在德國柏林成立了分公司。“轉型階段即將來臨,可為我們提供巨大機遇。”伍特納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