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者:本網記者Crystal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5354查看 | 2014-01-21 10:57:19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北京市市長王安順日前表(biao)示,北(bei)京已與中(zhong)央(yang)簽訂責任書(shu),承諾到2017年(nian)大(da)氣污染得到改善(shan),其中(zhong)治理PM2.5投入將高達7600億元(yuan)。
公眾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表示,這個投資規模在全球范圍內都罕見,高污染公司將會增加成本,治污企業將得到機會。政府大概要拿出2000億~3000億元資金,剩下的是企業配套,但由于投資還沒有細化,因此不清楚具體投向,不過根據霧霾來源分析,投資可能用于公共交通、揚塵、工業廢氣、燃煤。
與此同時,江蘇省2014年一號文件首度聚焦大氣污染防治,2014年規劃50億元用于治霾。
我國霧霾天氣問題日益嚴峻,為應對這一問題,預計未來將有更多地方政府步北京江蘇后塵。各地政(zheng)府出(chu)資治(zhi)霾,無疑將(jiang)帶動相(xiang)關產(chan)業經濟發展。從(cong)大(da)(da)的(de)政策層(ceng)面看(kan),國家(jia)已(yi)有相(xiang)關文(wen)件,鼓(gu)勵和(he)支持(chi)大(da)(da)氣污染防(fang)(fang)治的(de)科學技術研究,推(tui)廣先(xian)進(jin)適用(yong)的(de)大(da)(da)氣污染防(fang)(fang)治技術; 鼓(gu)勵和(he)支持(chi)開發、利用(yong)太(tai)陽能、風能、水能等清潔能源。從(cong)光熱角度來(lai)看(kan),利用(yong)光熱技術部分(fen)替代燃煤鍋爐,可有效(xiao)幫助解(jie)(jie)決霧霾(mai)(mai)問題。本網此前(qian)在《霧霾(mai)(mai)中國尋“醫” 光熱成解(jie)(jie)決之道》一文(wen)中已(yi)提出了光熱利用(yong)對解(jie)(jie)決霧霾(mai)(mai)危機的(de)意義(yi)。
但現實情況是,要推廣利用光熱技術解決霧霾問題尚不具備最根本的社會基礎。當前,社會大眾對光熱的了解和接受程度太低,即便有些了解也仍停留在對太陽能熱水器的低級認識層面。如果在大街上隨機采訪100個人,可能沒有一個人了解聚光太陽能為何物。而霧霾治理屬于社會民生層面,只有社會普通民眾對光熱中溫熱利用有一定認知,才能夠形成一定輿論影響力,從而推動政府對光熱產業的支持。
霧霾治理將帶來治霾經濟,光熱產業能否從中分一杯羹,還需行業人士不斷宣傳呼吁,通過各種渠道向社會普及光熱利用知識。在形成一定的社會基礎后,推廣利用光熱技術就更易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