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華東電網在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的探索實踐
來源:中電新聞網 | 0評論 | 5684查看 | 2016-03-25 09:42:00    
  2015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倡議探討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推動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為世界能源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描繪了新藍圖,為應對氣候變化開辟了新道路。國家電網公司認真貫徹落實講話精神,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劉振亞對推進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加快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作出全面安排部署。華東地區作為我國經濟和負荷中心,迫切需要建設能源互聯網。為此,華東電網先行先試,開展了探索實踐,努力打造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示范樣本。

  一、解決華東地區資源環境矛盾的根本性出路

  世界能源發展面臨資源緊張、環境污染、氣候變化三大難題。解決這些難題,必須走清潔發展道路,實施“兩個替代”(能源開發實施“清潔替代”,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費實施“電能替代”,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實現清潔能源占主導和全球能源優化配置,以清潔和綠色方式滿足全球電力需求。

  華東地區是世界能源發展三大難題的縮影地區之一,長期以來資源環境問題突出、矛盾緊張。華東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為活躍的地區,土地面積約占全國的二十分之一,經濟總量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用電量約占全國四分之一,供電服務人口約占全國五分之一。華東地區一次能源資源匱乏,對區外依存度超過80%,每年輸入煤炭超過6億噸。長三角地區煤電裝機占全國的17%,單位國土面積煤電裝機為西北地區的26倍。過度依賴輸煤、能源電力就地平衡的配置方式已經難以為繼,必須尋找新方式和出路。

  華東地區可持續發展呼喚能源互聯。全球能源互聯網戰略構想的提出,為華東地區解決資源環境矛盾難題指明了方向和道路。華東地區必須從保障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促進生態文明大局出發,走加快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道路,實現能源結構向清潔能源占主導地位的戰略轉型,促進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大范圍配置、高效率利用,根本上保障華東地區能源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供應,徹底解決華東地區資源環境緊張問題。

  二、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的示范性實踐

  中國能源互聯網是全球能源互聯網重要組成部分,建設好中國能源互聯網,將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近年來,在國家電網公司戰略引領和堅強領導下,華東電網積極探索實踐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之路,在特高壓發展建設、清潔能源消納和智能電網建設等領域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為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大力構建堅強特高壓骨干網架。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關鍵是要加快建設特高壓骨干網架。“十二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高速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目前全國在運特高壓輸電線路“三交四直”,其中華東電網在運特高壓輸電線路就有“兩交三直”(淮南—皖南—上海、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線路,復奉、錦蘇、賓金特高壓直流線路),分別形成了貫穿南北的交流特高壓“T”字型骨干網架和三大特高壓直流“西電東送”大通道。現已建成的直流特高壓輸送容量高達2160萬千瓦,約占華東電網最大負荷的十分之一。同時,華東電網另有“一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范圍內特高壓電網建設發展的主戰場。

  努力發揮能源互聯電力保障優勢。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電網運行管理水平。“十二五”以來,華東電網大力強化電網運行控制,深入開展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電網運行特性分析和控制策略研究,出版發行了國內首部交流特高壓繼電保護專著。針對大范圍、大規模的電力跨區優化配置,建立華東電網備用共享機制,提高故障抵御能力。努力提升頻率和電壓穩定水平,優化抽水蓄能電站管理,積極推動調相機等先進裝備應用,從技術、裝備、管理和人員等諸多方面根本上提升了大電網安全運行水平。同時,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有效提升了大電網整體安全能力,全面提高了電力保障服務水平。2016年初,華東地區遭遇35年一遇的寒潮襲擊。氣溫驟降對華東地區發電機組運行穩定性產生較大影響,導致華東電網大量燃煤、燃氣機組無法正常發電。同時受低溫影響,華東及上海電網用電負荷大幅攀升,全網電力平衡缺口達500萬千瓦以上。在傳統方式下,拉閘限電是保持發用電平衡的唯一手段。然而,在國家電網公司的統一領導下,由華東分部牽頭,全面發揮特高壓大電網優勢,積極組織跨區跨省市電力互濟支援,爭取華中、西南電力支援華東550萬千瓦電力,確保了華東地區平穩度過寒潮。

  全力支持清潔能源快速發展。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轉變傳統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發展方式,提高華東電網消納區外來電能力和內部電力交換能力,有效解決西部等地區清潔能源大規模開發和消納問題。“十二五”以來,華東電網清潔能源消納水平大幅提升,年均消納水平較特高壓投運前增長3倍以上,已累計消納西南水電達2469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數以億噸計,減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數百萬噸。僅2015年,華東電網面對電力需求增速下降、長三角電網峰谷差逐年增大和西南水電汛期推遲等不利因素,消納西南地區水電突破1000億千瓦時大關,逆勢增長11.41%,創歷史最高水平。此外,華東電網范圍各省市公司還致力于創新發展清潔能源發電技術,實現高效、經濟、可持續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截至2015年12月,華東電網新能源并網裝機容量合計1360.78萬千瓦,占總裝機的4.55%,年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1.56%。風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35.5%,發電量同比增長23.58%。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87.2%,累計發電量同比增長180.5%。

  創新服務長三角地區大氣污染防治

  國家電網公司一貫倡導能源綠色發展理念,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就要以綠色清潔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從源頭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華東分部創新推動利用清潔能源服務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并建立了華東區域聯動工作機制。華東分部組織編制上海市空氣污染聯動工作方案,并納入了上海市工業行業空氣重度污染應急工作機制。

  2015年,在上海市約38天的空氣污染時段,共增送上海市外來電約6.7億千瓦時,累計降低污染日上海標煤燃燒約20余萬噸,減排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塵等污染物。江蘇、浙江省政府在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和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為了確保環境空氣質量,主動商請華東分部啟動區域空氣污染聯動工作。在兩個會議期間,分別增送兩地電量1.1億千瓦時和1.6億千瓦時,有效降低本地燃煤機組排放。

  聚力推動智能電網日新月異發展。建設中國能源互聯網,還需創新智能電網技術,實現能源供應更加安全、靈活和便捷,保障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十二五”以來,華東電網范圍各單位大力開展構建城市能源互聯網的探索實踐,共同推動智能電網建設。上海以迪斯尼供電服務中心為依托,建設浦東地區能源互聯網展示平臺與智能電網公共服務平臺。江蘇積極構建智能互動服務體系,實施國內首個商業化模式的柔性互動需求側響應和非工空調實戰調控。浙江率先構建“互聯網+電力營銷”的智能用電服務體系,研究建成國內首個兆瓦級獨立海島智能微電網工程。福建積極參與充電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建成車聯網智能平臺。

  三、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全局性引領

  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革命和促進清潔、綠色、可持續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是根本突破能源約束。通過特高壓電網建設,華東電網“十二五”期間受電能力增長了230%,依靠資源大范圍優化配置,從根本上扭轉了困擾華東地區多年的能源緊缺局面。以特高壓為骨干網架的華東電網,近年來相繼經受了極端高溫、超強臺風和低溫寒潮的多重考驗,圓滿完成安全生產和可靠供電目標,也充分驗證了全球能源互聯網對于保障能源安全可靠供應的重要意義。據估計,全球能源互聯網建成時,每年可替代240億噸標準煤的化石能源。

  二是全面實現清潔發展。消納清潔能源,在發電側實現清潔替代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根本所在。“十二五”以來,華東電網消納清潔能源迅猛增長,年均增長率高達27%。2015年消納區外水電1216億千瓦時,其中80%以上依靠特高壓輸送。隨著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加快推進,預計2020年實現國內互聯后,國家電網并網可再生能源裝機將達到5.7億千瓦,占總裝機的35%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