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王仲穎:建立完全競爭的電力市場方可充分發揮光熱的價值
發布者:CSPPLAZA | 來源:CSPPLAZA光熱發電網 | 0評論 | 6010查看 | 2016-06-27 09:10:00    
  CSPPLAZA光熱發電網報道:“重要的是我們現在的電力體制改革的速度,我們什么時候能建立起一個完全競爭的電力市場,能對不同的電力產品定價,不同時間段、不同作用、不同價值的電力產品應該有不同的價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6月16日出席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時強調,建立完全競爭的電力市場,光熱這種具有調峰特性的電源的價值才能充分發揮。

以下刊出的是王仲穎的發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

  今天到了會上以后看到這么多的代表來參加會議,我很震撼,能有這么一個機會在這兒跟大家講一講關于綠色能源發展的想法,我也感到非常榮幸,感謝大會給了我這么一個機會。


  我們能源研究所,也包括我本人主要是搞能源戰略、規劃、政策,也涉及到相應的法律法規的研究。今天在座的大部分都是企業家,你的技術要形成市場、形成規模,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肯定需要一個好的投資環境或政策環境,我今天要講什么呢?就講講這個市場應該怎么改變,跟大家講講與這個市場改變密切相關的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我們說中國的經濟進入了“新常態”,中央提出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理念,對應到能源領域里,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改革?能源的供給側是不是也需要改革?我們用一些數據來說話,2015年我們的一次能源消費量或者說供應量是43億噸標煤,其中電力是5.6萬億千瓦時,在這5.6萬億千瓦時中煤電占了73%,一半的煤炭,13到14億噸的標煤用于了發電,我們消費的一次能源里64%是煤炭,這種能源供給的情況對應的是什么樣的生態環境?我不用說,大家非常有感觸。中央和國務院鼓勵發展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特別是電動汽車,在這種能源結構下,問題出來,馬路上電動汽車跑的越多,消耗的煤電就越多,污染就越嚴重。

  未來“十三五”的能源行業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走勢呢?我們也做一個判斷,“十三五”一次能源增量不會太快,但也會維持在1%-2%的速度,電力應該高一些,在3%左右,到2030年,過了現在所說的經濟新常態以后,即“十三五”后,電力發展可能還會再稍微快一下,或者說未來15年的電力應該在將近4%的增長速度,我們再折算到具體的量,2020年如果我們還按照現有的能源發展的趨勢,到2020年一次能源供應量至少需要45億到48億噸標煤,2030年需要至少50到58億噸標煤;電力到2020年至少要到6.5萬億千瓦時,2030年要10萬億千瓦時。這么對應過來,如果我們還是維持現有的結構,大家可以再細算一筆賬,我們的生態環境90%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費引起的,無論是氮氧化物、二氧化物、重金屬的排放,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是因為化石能源引起的,我個人認為,我們能源供給側的結構不變,生態環境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再往遠處說一下,比如說2050年,我們到底需要多少能源,中央已經提出了明確的目標,經濟發展目標以及生態環境“美麗中國”的目標,經濟就是要達到屆時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我們也做了一個比較分析所謂屆時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就是到2050年中國的人均GDP按2005年的美元價應該達到3萬美元,屆時13.8億人口的大國,它的能源消費量是什么?很多機構都做了研究和預判,最好的一種情形就是到2050年,1/3的可再生能源(或非化石能源)、1/3的煤炭、1/3的油氣,這時候我們需要多少能源呢?要實現這種經濟總量的目標,按三分天下的能源結構,需要65-75億噸標煤。如果提高電氣化比例,終端用電比例達到60%,對應的電力應該在15.8萬億千瓦時(人均11000度電),至少需要一次能源55-60億噸標準煤。這么大的一次能源消費量,實際上相當于2/3的化石能源,大家也可以再算一下賬,根據現在的排放,我告訴大家我們的生態環境不會有任何的改變,因為化石能源的消費量還得在40億噸標煤左右。怎么辦?我剛才說電力是硬性的指標,你拿煤電發電也是電,拿油氣發電也是電,但是反過來再想一次能源供應的結構如果能用風電、太陽能發電來供應15.8萬億千瓦時的電,排放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有的人說,我可以煤電廠二氧化碳回收、重金屬回收、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做到近零的排放,在座的也有搞煤電的技術專家你可以算這樣一個賬,如果所有技術都用上去的話,成本是多少?那是一個天價的成本,有這個錢你想搞多少太陽能和風電,就高多少,同時還能培養出國民經濟強大的清潔能源產業。

  再回到數據上,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風電、太陽能發電來改變能源結構?我們就以生態環境、美麗中國的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量來看,二氧化碳最起碼要達到《巴黎協定》要求的標準,多大的土地面積、多少的人口就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因為地球只有一個,你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我們也生存在這個地球上,我們只有一個家園,不能說我多排放點你少排放點,這是不公平的,至少我們應該達到世界的平均水平,或者說如果中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或者是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話,你應該對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比如說二氧化碳的人均排放水平就要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電力是一個硬性指標,因為電使用起來是最清潔、最高效的。而且電可以滿足各種終端用能的方式,你的生產和生活,當然有好的太陽能熱水器直接供熱就沒有必要再發電供熱了,可是如果要是用煤炭去供熱還不如用我的風電、太陽能發電去供熱,用我的光熱發電去供熱、制冷。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把各種排放都加進入了,15萬億千瓦時的電,必須是綠色的、可再生能源的電力,再加上核電的非化石能源的電力應該在90%以上,這意味著什么概念呢?

  現在的能源規劃的制定是比較保守的,主要是看眼前,大家老在想明年的市場有多大,后年的市場有多大,老想爭那么一塊,我是搞戰略的我想告訴你未來的方向是什么樣,再反過來看現在怎么布局這個市場,2050年的綠色電力市場有多大?我們做了一個仿真的分析,太陽能發電包括光伏和光熱要達到27億千瓦,風電24億千瓦,這兩項合計的發電量要接近10萬億千瓦時,再加上其他的海洋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我們的可再生能源綠色的電力要達到85%以上。在這種電力結構下,再推到一次能源結構下,我們就可以把原先說的需要65到75億噸標準煤去支撐人均3萬美元的GDP,我們可以把它降到34億噸標準煤。而且在這34億噸標準煤里面,60%以上是可再生能源,2/3是非化石能源,1/3是化石能源。我們現在必須有這個決心,我們要利用未來的30-35年的時間,下決心采取行動每年減掉1億噸的煤炭,到2050年我們的煤炭消費量不應該超過10億噸,如果能夠實現這個情景,我想我們的各種污染物的排放都能達到我前面講道的標準,這是中國作為一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實現“美麗中國”所應擔當的責任。

  有人說,我像說天書一樣,“十三五”、2030年我們到底要做到什么樣子才能實現這個目標呢?不難,倒推回來,在“十三五”也就是2020年,按照這個增長速度,“十三五”電力增長速度如果維持3%左右的話,那么2020年就是6.5萬億千瓦時左右。同比2015年,新增電力1萬億千瓦時左右。如果我能把新增的電力全部能夠用綠色的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發電和風電來替代,同時還可以減少部分的煤電,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裝機規模呢?以2020年為例,我們也做了一個分析,2020年全年新增的風電裝機應該達到500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一年新增應該達到4000到4500萬千瓦,按照我們國家現有的風電產業的發展和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包括各位所從事的光熱產業的發展,一年達到這一裝機能力沒有任何問題。人家說我們的電網是不是可以接納呢?我們的電網接納也沒有問題,按照現在的電網架構,按照電力專家的結論,我們現在的電網架構額外再增加(接納)6-10億千瓦的裝機,只要加強部分省區的配電網絡的建設,或者是個別省份省與省之間輸電線路的聯絡,在2025年之前沒有任何的問題。當然,里面有調峰、波動性的問題,下面我再講。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的太陽能發電在未來的5年到10年里必須把年新增裝機規模增加到4000萬千瓦以上,在未來的10年比如說到2025年,電力系統最需要的是一個電力市場化機制,不同的電力產品應該起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時間段發電給你提供服務,享有不同的價格,現在讓煤電去調峰,讓煤電降下來,不給煤電相應的調峰的價格也行不通。同樣,光熱、光伏發電,光熱有光熱的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