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電改就是降電價?不,靠電價來解決企業問題是本末倒置
來源:澎湃新聞 | 0評論 | 5030查看 | 2016-10-18 10:13:27    
  中國(guo)電(dian)力(li)體制改革(ge)(ge)正在全面提速。能源主管部門(men)密(mi)集頒布的改革(ge)(ge)文件、輸(shu)配電(dian)價改革(ge)(ge)背景下(xia)持續釋(shi)放的電(dian)價紅(hong)利、各省相(xiang)繼成(cheng)立的電(dian)力(li)交易中心都(dou)印證了(le)這一點。電(dian)價降了(le),成(cheng)為業(ye)內(nei)對電(dian)改最直(zhi)觀的感受。但多位資深電(dian)力(li)人士提出(chu),“以降電(dian)價論改革(ge)(ge)成(cheng)敗”的觀點值得警惕。目(mu)前社會上普遍認(ren)為只要電(dian)力(li)改革(ge)(ge)就要降電(dian)價,個別地方政(zheng)府將降電(dian)價和(he)救(jiu)企業(ye)捆(kun)綁,甚至采用行政(zheng)手段(duan)干預電(dian)力(li)市場,這顯然偏離了(le)電(dian)力(li)體制改革(ge)(ge)的初(chu)衷。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復雜的電價體系,長期以來,發輸配售各個電力環節的行政色彩濃厚,各類交叉補貼嚴重。電改的目的是理順電力價格市場化形成機制,形成多買多賣的市場格局,充分發揮電價信號和杠桿作用。市場化,意味著價格有漲有落,該降價的時候降價,該漲價的時候漲價。在電力裝機過剩、用電需求疲軟、煤價低迷情況下,降電價確實有其空間。但從長期來看,電價并不排除整體上行的趨勢。

  “一個理想的電力市場,或者理想的行業,我經常說的,既要、又要、還要,我們既要有電用,又要電便宜,還要電干凈,其實有時候挺好的,有的國家完全可以實現,有電供應、電不貴、電還干凈,但是我們國家可能不一定能同時實現這個目標。”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國際研討會上,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能源與資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稱,中國能源革命某種程度上存在上述“不可能三角”。改革不是真空中的,大量的約束條件制約了改革目標的設定和決策空間。政府和民眾總是擔心價格沖擊,但經濟下行情況下也不宜以降低電價來刺激高耗能產業的發展。

  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的深入,輸配電價的降低和大用戶電力直接交易使得電價明顯下降。據人民日報8月16日消息,新一輪電力市場化改革啟動以來,降低實體經濟用電成本取得了明顯成效。2015年以來,企業用電年成本下降幅度已超過1500億元。其中,通過構建電力直接交易市場,促成用電大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去年全國電力直接交易量已達4300億千瓦時,平均每千瓦時降價5分錢,一舉減輕國內企業電費支出215億元。今年直接交易量要擴大至萬億千瓦時規模(相當于去年全國總用電的約1/6),如能實現又可為用電大戶減輕電費支出285億元。

  與2002年的電力體制改革相比,新一輪電改之所以推進更為順利,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降電價紅利令各地方,尤其是資源大省對電改熱情高漲。梳理各省已發布的政策文件可以發現,通過降低電價提振地方經濟,幾乎已經成為各地對電改的一致訴求。比如,《云南省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的實施細則(試行)》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2016年企業平均用電價格比目錄電價每千瓦時降低0.13元左右,其中220千伏大工業用電價格每千瓦時降低0.16元左右。

  “但你會發現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標也不一致,中央政府希望有電用、清潔發展,九號文(本輪電改的綱領性文件)中非常清晰地提出不鼓勵高耗能的污染型產業,但是地方政府可不管,有毒的GDP也是GDP。鼓勵高耗能產業發展,這是現實中存在的。”除了央地對改革目標的認識存在分歧外,鄭新業還提出,眼下各個地方政府間的利益沖突也很大,省級壁壘明顯。為了保護本省的火電,明明鄰省有很便宜的電就是不用。一方面想要降電價,另一方面又為了保本省的火電和就業,不愿意用鄰省的便宜電源,這確實是部分省份面臨的尷尬現狀。

  不僅如此,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省份之間甚至打起了價格戰,令部分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爭取到了更低的電價。

  鄭新業認為,市場需求下來后,靠電價來解決企業的問題,是本末倒置。把降電價和救工業連在一起本身是錯誤的,相當于頭痛醫腳。電價應回到其本質。

  “總體來講,降電價是有成效的,但這種降價是否就是一個成功標志呢?如果以此為標志,你很快會發現這個標志可能不是那么可靠。”國網能源研究院財會與審計研究所所長李成仁在研討會上分析稱,當前這輪降電價有兩方面基礎,第一是電力供需寬松,第二是煤炭價格此前處于低位。但與年初相比,如今煤炭價格的累積漲幅近50%。如果煤炭價格繼續上漲,下一步發電企業是否還有降價空間?如果沒有降價空間,改革是不是就失敗了?

  除去煤炭價格回升的可能性外,李成仁認為,考慮到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成本比燃煤更高、電力服務質量提高等因素,未來電價甚至有可能上漲。

  這并非一家之言。中國能源研究會理事、中國華電企法部主任陳宗法曾提出,電價改革不是一味要求降低電價,未來依然存在助推電價上漲的現實可能因素。比如,清潔能源占比不斷上升將會結構性推動電價總體水平上升;火電“超低排放”的強制要求與全國蔓延的改造之風,也會助推電價上漲;電改后一旦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預計價格長期偏低的水電會有“補漲找齊”的要求。隨著后期經濟結構調整升級到位,電力需求恢復增加,長遠看,電價不排除整體上行的態勢。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