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電網雜志 | 0評論 | 4852查看 | 2017-01-12 09:34:57
2016年1~12月,國(guo)網(wang)甘(gan)(gan)肅(su)(su)省電力公司跨(kua)省跨(kua)區售電量(liang)創歷史新(xin)高,完成(cheng)156.18億(yi)(yi)千瓦時(shi),同比增長15.2%。新(xin)能源(yuan)(yuan)(yuan)外送66.2億(yi)(yi)千瓦時(shi),漲(zhang)幅同比達7.99%,比2015年上漲(zhang)4.9億(yi)(yi)千瓦時(shi)。甘(gan)(gan)肅(su)(su)新(xin)能源(yuan)(yuan)(yuan)資源(yuan)(yuan)(yuan)富(fu)集,開發條件優越(yue)。截止到“十二五”末,甘(gan)(gan)肅(su)(su)新(xin)能源(yuan)(yuan)(yuan)占(zhan)全網(wang)裝(zhuang)(zhuang)機比例超過(guo)40%,清潔(jie)(jie)能源(yuan)(yuan)(yuan)占(zhan)全網(wang)裝(zhuang)(zhuang)機比例高達58%。根據規劃(hua),到2020年新(xin)能源(yuan)(yuan)(yuan)裝(zhuang)(zhuang)機將達到4000萬千瓦,甘(gan)(gan)肅(su)(su)電網(wang)清潔(jie)(jie)能源(yuan)(yuan)(yuan)的占(zhan)比居全國(guo)前列。
但是,處于西北內陸的甘肅經濟總量較小,整體用電負荷小,與龐大的電力裝機容量相比,差距懸殊,供給側嚴重過剩,給新能源發展帶來嚴重制約。
2016年,甘肅省內用電市場持續下滑,電力電量嚴重富余,棄風、棄光率居高不下的困難局面,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拓寬跨省跨區交易思路,創新外送電組織方式,全面掌握各省電力平衡情況,重點對缺電省份進行上門協商,配合政府相關部門發揮政府職能,多渠道努力協調,積極拓寬外送區域,利用甘肅新能源外送優勢和市場價格杠桿,擴大外送電交易規模。跨省跨區電力外送開展跨省跨區電力外送,是提升新能源利用水平、降低棄風棄光率的重要手段。自2006年甘肅電力交易中心成立以來,截至2016年年底,組織外送電量1004.8億千瓦時。2015年電力直接交易電量比例居全國首位,首創實施跨區跨省新能源替代火電發電,進一步開拓了新能源消納空間。
國網甘肅電力積極掌握青海電力電量平衡情況,利用甘肅新能源外送優勢和市場價格杠桿,外送青海電量68.16億千瓦時,較年初預定目標增加32.75億千瓦時;及時關注其他省份電力交易信息,第一時間組織省內發電企業參與江蘇、重慶跨省交易;積極與西北分部進行溝通協調,爭取外送電量2.3億千瓦時。新能源企業直接交易結合甘肅特殊的發用電結構,優先考慮新能源企業直接交易,優先滿足年度直接交易中未簽訂合同和簽訂合同電量不足的大用戶用電,采用市場化手段由發用電雙方通過交易平臺協商確定價格,最大限度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提振當地工業經濟發展動力,推動停產、半停產企業盡快恢復生產。
2016年,國網甘肅電力共開展電力用戶與發電企業直接交易、新能源企業與企業自備電廠電能替代交易、新能源企業與電力用戶直接交易、重點大用戶直接交易共五種類型9批次直接交易,交易電量合計248.35億千瓦時,其中:火電企業199億千瓦時,新能源企業49億千瓦時。發揮省間互濟優勢通過市場機制提高消納能力,通過輔助服務補償等方式提高火電的調峰積極性,推動熱電聯產機組的儲熱技術改造釋放其調峰能力,發揮西北五省間電力運行的協調與省間互濟優勢,優化聯絡線運行模式,利用市場手段充分發揮西北區域水電的調節能力和負荷中心的消納能力,促進可再生能源在更大范圍內消納。
在西藏季節性缺電及富余水電的基本局勢下,國網甘肅電力達成了《2016-2020年柴拉直流豐枯互濟電能交易框架協議》和《2016年柴拉直流豐枯互濟電能交易購售輸電合同》,并于2016年首次開展了豐枯互濟電能交易,積極消納甘肅7億千瓦時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