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午夜精品无码,午夜天堂一区人妻,无遮挡色视频免费观看,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2015年度回顧 能源行業不平凡的一年
來源:中國能源報 | 0評論 | 5608查看 | 2015-12-30 09:43:00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定策之年。這一年,能源行業大勢與大事不斷涌現,從年初的電改9號文到年末的巴黎氣候大會,期間穿插著核電重啟、氣價并軌等一系列深刻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大能源事件。歲末已至,特別策劃推出“2015中國能源年度記憶”,回顧能源行業不平凡的一年。

  1、電改再起(qi)航 電(dian)力(li)再重塑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電力體制改革亦然。從1997年1月電力行業政企分開,到2002年《國務院關于印發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02〕5號),再到2007年《關于“十一五”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我國電力體制改革逐漸走向深入。2015年3月,《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發布。11月30日,“9號文”6大核心配套文件出臺,電力體制改革繼往開來,再次啟航。

  “9號文”延續了5號文“管住中間、放開兩頭”的改革思路,又賦予了新的時代特征和內涵。新電改將在進一步完善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開的基礎上,有序放開輸配以外的競爭性環節電價,有序向社會資本開放配售電業務,有序放開公益性和調節性以外的發用電計劃;推進交易機構相對獨立,規范運行;繼續深化對區域電網建設和適合我國國情的輸配體制研究;進一步強化政府監管、電力統籌規劃、電力安全高效運行和可靠供應。換言之,新一輪電改將逐步打破壟斷,改變電網統購統銷狀況,推動市場主體直接交易,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電改方案在執行中出現問題時,須及時修正,不應動輒否定全盤;小有成績時,須切忌冒進。小步走,不停步。電改再啟程,需兼備勇氣和耐心。

  2、氣(qi)候談判開花(hua)結(jie)果 中國貢獻不容(rong)忽視

  在綿延數十年的國際氣候談判進程中,2015年無疑是極具歷史意義的一年。巴黎當地時間12月12日,全球氣候治理迎來里程碑——時隔近20年,《公約》下第二份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減排協議《巴黎協定》達成。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的前提下,《巴黎協定》為模糊的后京都時代全球減排行動指明了方向,要求在本世紀末實現2℃的全球溫升控制目標、努力實現1.5℃的目標,并通過“自下而上”的務實方式推進減排,而非屢試屢敗的“自上而下”強制減排。

  國際觀察家們一致認為,《巴黎協定》的簽署,意味著化石燃料的時代已成過去,一個由清潔能源主導的嶄新能源時代即將開啟。與此同時,這場二戰以來最復雜的國際談判最終開花結果,也為未來解決更多國際問題提供了難得的范本。 

  巴黎氣候大會能夠取得成功,中國在會場內外的積極作為是決定性因素之一。11月30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巴黎氣候大會現場并發表重要演講,為本次氣候談判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政治推動力。

  在此之前,中國先后與印度、巴西、歐盟、美國、法國發表氣候變化聯合聲明,為彌合分歧積極行動,并于2015年6月按時向聯合國提交“自主貢獻”文件,承諾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并爭取盡早達峰,屆時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同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9月,在發達國家氣候援金遲遲不到位的背景下,中國率先垂范,承諾出資200億元人民幣建立“中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基金”,充分展現出一個負責任大國在國際重大問題中應有的擔當。

  3、華龍一號不負眾(zhong)望 國之(zhi)重器內外開(kai)花

  “十二五”收官,沉寂四年的中國核電內外開花。

  繼年初核電建設重啟以來,中國核電在2015年的最后幾天再迎好消息——福清核電6號、防城港核電3號機組先后獲準開建,華龍一號國內示范及海外項目參考機組隨之增至三臺。

  與此(ci)同時,國(guo)(guo)(guo)家領導(dao)人不吝以“國(guo)(guo)(guo)之重(zhong)器”寄語中國(guo)(guo)(guo)核(he)(he)電,并在出訪(fang)期間多(duo)次(ci)親身“推銷(xiao)”中國(guo)(guo)(guo)核(he)(he)電技(ji)術(shu),自主(zhu)核(he)(he)電品牌(pai)的實際(ji)表現(xian)也(ye)不負眾望。華龍(long)一號在2015年接(jie)連落地(di)英國(guo)(guo)(guo)和阿根廷,并成功挺進非(fei)洲和東南亞等(deng)國(guo)(guo)(guo)。至此(ci),華龍(long)一號的身影(ying)已經出現(xian)在全球超過(guo)20個國(guo)(guo)(guo)家;CAP1400也(ye)在南非(fei)、土耳其等(deng)目標(biao)國(guo)(guo)(guo)市場開發中取(qu)得階段性成果。無論是出口(kou)老牌(pai)核(he)(he)電強國(guo)(guo)(guo),還是登陸新興核(he)(he)電國(guo)(guo)(guo)家,自主(zhu)核(he)(he)電技(ji)術(shu)的左右(you)開弓(gong)意味著中國(guo)(guo)(guo)核(he)(he)電正得到國(guo)(guo)(guo)際(ji)市場的認可(ke)。

  從全球范圍看,后福島時代,一度停滯的核電建設正再現復興之勢。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有14個國家在建核電、40多個國家正積極謀劃發展核電。作為后來者,中國核電經歷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之路,30多年從無到有、由大到強,以先進的核電技術、領先的設計建造能力、全球最大的裝備產能及裝機規模為標識的中國核電,已成功躋身世界核電發展的第一方陣。

  4、國際油(you)價跌(die)入谷底 國內油企被迫“入冬”

  始于2014年的新一輪油價下跌在2015依然看不到絲毫反彈跡象。最悲觀的分析認為,跌跌不休的油價來年將持續探底,很有可能降至每桶30美元、甚至20美元以下的歷史低點。 

  作為一種全球化的基礎能源產品,國際油價的長周期大跌勢必影響每一個國家,中國也不可能獨善其身。油價巨幅下跌直接拖累油企盈利水平,進而極大抑制其上游投資積極性,最終對行業長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投資3年來首次下降,累計利潤總額同比暴降68.7%。受此影響,上半年全國石油和化工利潤總額下滑了25%。

  與此同時,當前國內石油的平均生產成本已明顯高于國際油價, 原油生產已進入虧損狀態。加之今年以來,國內成品油價格12次下調,天然氣價格亦有兩次下調,多方因素疊加導致國內油氣企業盈利能力面臨嚴峻考驗。“兩桶油”的三季報顯示,石化雙雄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均同比大幅下滑50%以上。

  有鑒于此,12月15日,當國際原油價格已跌破40美元/桶的關口,年內第24個調價窗口來臨時,為避免國內油企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國家發改委決定暫停此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凜冬已至,但最寒冷的時刻或許還未到來。業內普遍預計,2015年并非油企最難過的一年,即將到來的2016年情況可能更糟。可以預見的是,“應對低油價挑戰”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將成為石油行業必修課。

  5、電力裝(zhuang)機(ji)突破(po)14億(yi)千瓦 供應過剩(sheng)恐(kong)成“新(xin)常(chang)態”

  電力行業正面臨數十年來未有之變局。

  在此之前,應對短缺、保障供應曾是我國電力行業發展的唯一主題。但隨著近年來發電能力的持續高速增長,以及經濟發展進入增速換擋期,我國電力供需形勢在2015年迎來了供應過剩的全新局面。同時,考慮到電源建設周期產生的慣性效應,未來2-3年,我國電力裝機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期間電力供需過剩局面恐將持續。

  自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我國發電裝機容量持續高速增長,凈增規模超過10億千瓦,其中,“十二五”期間年均新增電力裝機約1億千瓦,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強電力支撐。2015年11月底,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容量突破14億千瓦,同比增速高達9.7%。但在需求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卻屢創新低,2015年增速低于1%,更是創下197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1995年以來年均10%的增速形成崖谷之別,供需形勢也因此逆轉。

  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的定策之年。面對電力過剩,如何把控建設規模和節奏,合理制定電力發展規劃,實現高效、綠色發展,是電力行業的一大挑戰。轉“危”為“機”,電力行業須有大魄力、大作為。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0人參與
馬上參與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