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抓取 | 0評論 | 5706查看 | 2017-05-04 13:50:00
9號文明(ming)確,深化電力體(ti)(ti)(ti)制(zhi)(zhi)改(gai)(gai)革(ge)(ge)的指導思想(xiang)和(he)(he)總(zong)體(ti)(ti)(ti)目標是(shi):堅持(chi)社會主(zhu)義市場(chang)經濟改(gai)(gai)革(ge)(ge)方向,從我國(guo)(guo)國(guo)(guo)情出發,堅持(chi)清潔、高效(xiao)、安全(quan)(quan)、可(ke)持(chi)續發展(zhan),全(quan)(quan)面實(shi)施國(guo)(guo)家(jia)能(neng)(neng)(neng)源(yuan)戰略,加快構建有效(xiao)競(jing)爭(zheng)的市場(chang)結構和(he)(he)市場(chang)體(ti)(ti)(ti)系(xi)(xi),形成(cheng)主(zhu)要由市場(chang)決定(ding)能(neng)(neng)(neng)源(yuan)價格的機制(zhi)(zhi),轉變政府對能(neng)(neng)(neng)源(yuan)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quan)(quan)能(neng)(neng)(neng)源(yuan)法制(zhi)(zhi)體(ti)(ti)(ti)系(xi)(xi),為建立現代能(neng)(neng)(neng)源(yuan)體(ti)(ti)(ti)系(xi)(xi)、保(bao)(bao)障國(guo)(guo)家(jia)能(neng)(neng)(neng)源(yuan)安全(quan)(quan)營造良好的制(zhi)(zhi)度環境,充分考慮(lv)各方面訴求和(he)(he)電力工(gong)業發展(zhan)規律,兼(jian)顧改(gai)(gai)到位和(he)(he)保(bao)(bao)穩(wen)定(ding)。通過改(gai)(gai)革(ge)(ge),建立健全(quan)(quan)電力行業"有法可(ke)依、政企(qi)分開(kai)、主(zhu)體(ti)(ti)(ti)規范、交易公平、價格合理、監管有效(xiao)"的市場(chang)體(ti)(ti)(ti)制(zhi)(zhi),努力降低電力成(cheng)本(ben)、理順價格形成(cheng)機制(zhi)(zhi),逐步打破壟斷(duan)、有序放開(kai)競(jing)爭(zheng)性業務(wu),實(shi)現供應多元化,調整(zheng)產業結構,提升(sheng)技術水(shui)平、控制(zhi)(zhi)能(neng)(neng)(neng)源(yuan)消費(fei)總(zong)量,提高能(neng)(neng)(neng)源(yuan)利用效(xiao)率(lv)、提高安全(quan)(quan)可(ke)靠(kao)性,促進(jin)公平競(jing)爭(zheng)、促進(jin)節(jie)能(neng)(neng)(neng)環保(bao)(bao)。
中央電改9號文印發已近兩年,簡單可以說成是——成績大大的、困難多多的。最近一些表功、總結、推進會也都在不斷召開,開始是越聽越清楚,后來就變成越聽越迷茫,閑來無事再從頭捋捋。
一、電需不需要改革?
這個問題,乍一想應是不言而喻的,但細想又有點后怕——我們沿用過去的電力發展模式,已經把我國電力從缺電發展到現在剩電;從各自為戰到現在堅強統一的全球最大企業;從過去全國幾十年集資建2000萬千瓦裝機的三峽到現在靠幾個國企就能年裝機增長億萬千瓦;要是再加上國家對電力發、輸、配、售的全面強力計劃管理(堅強保證了國家宏觀政策的落實),這些不能不說是我們電力發展的巨大成績。那為什么需要改革?一定是改了比不改好嗎?筆者想9號文的指導思想之一——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若是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標準來看的話,電的社會主義計劃屬性太強而市場屬性太弱,發電雖然相對開放,但也大都是央企、省企,民企的發電廠也大都是依附其本行業而建設的自備電廠;輸、配、售就更不用說了,而且輸配還有一定自然壟斷的天然屬性;最大的計劃在于電價——上網電價(賣價)、輸配電價(中間運輸、交易費用)、目錄電價(買家),都是計劃的,且定價變化周期長、地域差別大、定價透明度不夠。當然不是說計劃電一定不好,歷史和前面的成績已說明了計劃體制作用巨大,但是與其他種類商品改革相比就太落后了。
我國從過去1500多項工業商業價格目錄,到現在僅剩的3%,不是說價格管制不好,而是與人們群眾的期望有差距罷了,很多改革是個不可逆的過程,因為他們改變了人們的思想,"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其他大多都改了,"前有車后有轍,你憑啥不改?"所以可以認為是有一定為了改而改的意思,也就是為了市場化而市場化改革的潛臺詞。換個角度來想,外有國外經驗、內有其他各類市場化改革經驗,且電力發展現已過了"像野草般野蠻生長"的時候,到了"倉廩足而知禮儀"的時候。
二、電敢不敢改?
這個問題的提出,是因為內外行認識上有不同。"外行"認為電難道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而"內行"認為電有其突出特點:特殊性——發輸用同時、調度集中,重要性——適用廣、影響大和基礎性——電力發展先行、事關民生,所以會說:"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冬蟲不可語夏冰"。"外行"要"大改快上","內行"要"安全穩妥"。筆者認為9號文的指導思想之一——從我國國情出發,堅持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發展——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當然9號電改文的印發就已明確回答了這個問題,只是有的人還在內心里頭犯嘀咕罷了。
犯嘀咕是好事,因為"愛之深責之切"、"還價的是買家"嘛,都是想把改革改好,但筆者認為因為電的特性而害怕或不敢改這倒大可不必。電再特殊、再重要、再基礎,它能特殊過電信、網絡?它能重要、基礎過糧食、食鹽?只要我們把握原則、畏懼規律,改就是了,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真的不用怕。市場不只不姓社不姓資,而且不姓國也不姓民,都是手段罷了,再說還有國家強有力的宏觀調控手段兜底,認準了一直改下去就行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三、電要改什么?
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成新電改的核心目標是什么?每次電改都是有目的、目標的,而且都是多目標。9號文提出——全面實施國家能源戰略,加快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轉變政府對能源的監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制體系,為建立現代能源體系、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充分考慮各方面訴求和電力工業發展規律,兼顧改到位和保穩定。然而不管目標有多少,總有一個"核心"目標,綱舉才能目張,就跟到底是階級斗爭為主還是經濟建設為主一樣,筆者認為本輪新電改的核心是"電價改革"——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的機制。
前面已經說了電價的發、輸、用三個價格都是計劃電,這次改革就是要讓這三個價格動起來,當然發、用電價格是分類縱向部分動起來,輸電價是分年橫向小幅動起來。下面我們簡單分析下電價的幾個問題。
1.電價需不需要改革?
過去相對固定的計劃電價是有巨大作用的。有點像二戰后國際貨幣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黃金、美元為標的,國際貿易中匯率相對固定,穩定的價格對于增加國際貿易具有極大促進作用。同樣,過去相對穩定的發、輸電價,對于資本密集、建設回本周期長的電力工業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穩定的固定預期收益讓我國電力行業跨越式發展,當然掙錢的行業一定要進行審批并讓國企做大做強,直到現在的發、輸供全球第一。
而包含交叉補貼和基金附加、相對穩定且分類實施的用電價格也發揮了巨大作用,一是充分體現了我們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中國電力充分體現了以人民為本,間歇性、不穩定、零售量小的居民電價比量大、連續、穩定的工商業電價低,且不管天南海北,都讓你通上電;二是承擔了一定稅收的作用。主要是通過控制電價和收取基金和附加。對于現代國人來說,你可以不交稅,但是不能不交電費,就連小區物業都知道不交物業費、取暖費就不讓交電費。這有點像漢代開始的鹽鐵專賣政策,通過控制具有廣泛適用性的必需品(過去是鹽鐵,現在是電),利用價格高低就能不知不覺的"收稅"且不必如人頭稅、農業稅那樣的直接面對面"要錢"收稅,矛盾小。現代人頭稅、農業稅和鐵專賣都沒了,鹽業專賣也正在改革,雖然有了另一套稅收、財政體制,最重要的是有了更簡單的辦法:貨幣政策,只要你手里有錢,就能通過通貨膨脹來對直接對錢"收稅"。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和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電價都是一種非常方便實用的宏觀調控手段,也在收稅、去產能、環保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三是相對穩定的電價對引入用電企業有促進作用。
不過必須清醒的是,與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轟塌一樣,隨著經濟社會和人民思想的發展,特別是市場煤價的忽高忽低,相對固定的電價已越來越不能適應不斷變化的發電成本,而且人們對政府計劃電價的合理科學性的質疑也在不多增多。特別是在之前煤價低而電價相對高,在經濟不景氣需要降成本的時候,提出了本次"電價改革"。
2.電價敢不敢改?
這個問題跟電敢不敢改的答案差不多,連糧食價格都可以相對市場化,電價沒有什么不敢市場化的,唯一值得注意的就是注意防止出現由于雙軌制造成的八、九十年代"價格闖關"時,引發的"惡性"通貨膨脹,選擇科學合理的路徑,加緊電價改革。
3.電價改什么?
本輪電價改革,廣義說發、輸、用電價都進行了改革,因為他們是一個整體,牽一發而動全身,但如果進一步細化的話就會發現本次電力"市場化改革"的主要是發電價格,輸電價格只是改變了定價模式,而用電價格主要通過發、輸價格變化而傳導變化的。
主要分析下發電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廣義上講這個主要因為與發電相關的上下游產品價格是市場定價的,狹義上講主要是煤炭價格市場化造成的。請注意,不是主要因為各地發電裝機過剩造成的。為什么這么說,因為即便是純市場競爭情況、價格可變的情況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