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人類總計爆發了兩次能源革命:第一次蒸汽機的發明,引發煤炭成為工業基礎。第二次是內燃機的發明,石油和天然氣成為工業血液。
當前中國提(ti)出“碳中和”計(ji)劃,將逐步(bu)淘汰化石能(neng)源(yuan),而(er)風(feng)能(neng)、太陽能(neng)、生物質(zhi)能(neng)和氫能(neng)等綠色能(neng)源(yuan),成為未(wei)來主要能(neng)源(yuan),從而(er)引發第(di)三次(ci)能(neng)源(yuan)革命(ming)。
在實(shi)現“碳中(zhong)和”目標的征(zheng)途中(zhong),中(zhong)國能(neng)源(yuan)領域將發生(sheng)以(yi)下革命性的變(bian)化,從而徹底(di)改變(bian)我國工業和社會用能(neng)生(sheng)態(tai)。
一、風電、光伏+儲能取代煤電
隨著投建成本的(de)(de)下降,風電(dian)(dian)(dian)和(he)光伏已經(jing)具(ju)備取代煤電(dian)(dian)(dian)的(de)(de)實力,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后,風電(dian)(dian)(dian)、光伏+儲能模式,將成為(wei)我國電(dian)(dian)(dian)力的(de)(de)主要供應(ying)來源。
到2060年實現“碳中(zhong)和(he)”后,隨著風電、光伏和(he)儲能技術的不斷(duan)創新(xin),煤(mei)電或(huo)將(jiang)被徹底淘汰,中(zhong)國(guo)進(jin)入完全的綠電時(shi)代。
二、生物質能成為主要的綠色熱源
盡管風電和(he)(he)光(guang)伏(fu)在發電領域已經確立了主力軍的地位,但是在工業生產用氣(qi)和(he)(he)居民供暖上,風電和(he)(he)光(guang)伏(fu)發揮的作用非常有限(xian)。
生物質供熱(re)是世界唯一的(de)綠色環保且可再(zai)生的(de)能源供熱(re),以熱(re)電聯產為模式的(de)生物質熱(re)電,將取代煤電成為主(zhu)要的(de)綠色熱(re)源和(he)電網調峰的(de)力量(liang)。
三、氫能將成為壓艙石能源
氫能的普遍性和高熱(re)值(zhi)性及可(ke)儲性,使其在發電(dian)、供(gong)熱(re)、動(dong)力(li)交通(tong)、燃料電(dian)池等領域,可(ke)完全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氣,成為未來的超級能源(yuan)。
受制自然條件的(de)約(yue)束,風、光和生物質并不能(neng)像煤、石(shi)油和天(tian)然氣一(yi)樣成為基礎能(neng)源,而(er)氫能(neng)將(jiang)成為我國能(neng)源安全保障的(de)壓艙(cang)石(shi)。
四、智慧電網取代大電網
我國將構(gou)建新的可再生能(neng)源電(dian)(dian)力系統,對現有電(dian)(dian)網進行(xing)智能(neng)化(hua)改造(zao),實現風電(dian)(dian)和光(guang)伏的完全消納、穩(wen)定傳輸和數字化(hua)監(jian)控。
新型智(zhi)慧電網,容許各種不同發電形式(shi)的接入。它(ta)既可以實現(xian)大電網超遠距離傳輸,也可以實現(xian)分布式(shi)電源就近供電。
五、能源革命改變社會生態
未來我國(guo)將(jiang)建(jian)立(li)以可(ke)再生(sheng)能(neng)源為基礎(chu)的綠(lv)色供能(neng)體系,化石能(neng)源將(jiang)作(zuo)為補充能(neng)源。工業和(he)社會用能(neng)是(shi)綠(lv)電和(he)綠(lv)熱,出行則是(shi)電動車(che)和(he)氫能(neng)汽(qi)車(che)。
智(zhi)能化、數字化、互聯(lian)網化的進步,能源革命(ming)將引(yin)發綠(lv)色、智(zhi)慧(hui)能源時代到來,將成(cheng)為第四次工(gong)業革命(ming)的支撐,從而改變(bian)整個工(gong)業和社會生(sheng)態。
結語:
雖然我們可以預判實(shi)現“碳中和”目標(biao),將引發能(neng)源革(ge)命,但是未來是以風(feng)電、光伏+儲能(neng)為主,還是以氫能(neng)、生物(wu)質(zhi)能(neng)為壓艙石還有待實(shi)踐檢驗(yan)。
革命總(zong)是要(yao)付(fu)出(chu)成本的(de)。筆(bi)者認(ren)為氫能(neng)、生物質能(neng)革命成本最低,因(yin)為它們只需要(yao)進(jin)行(xing)技術革新,而不需要(yao)改(gai)變當前(qian)的(de)供能(neng)基礎(chu)設施(shi)。風電、光伏,可作為補充性能(neng)源。